
陳芋汐表現穩定。
11月11日晚,隨著男子單人10米跳臺項目的決賽落幕,粵港澳全運會的跳水項目比賽圓滿收官。
本屆賽事,東道主廣東隊以6枚金牌的成績成為最大贏家,湖北隊、山東隊、上海隊也分別有2金入賬,陜西隊和山西隊則分別收獲1金。
作為洛杉磯奧運周期內最重要的國內大賽,本屆全運會也是跳水夢之隊開啟新征程的一戰。在本屆賽事中的表現,也將成為眾多跳水選手的又一個起點。

王宗源狀態回暖。
跳板項目,男女主將狀態各異
本屆粵港澳全運會,跳水項目共有14枚金牌誕生,其中包含了8個奧運會項目。
在其中的4個跳板項目上,王宗源摘得男單3米板金牌,謝思埸/黃博文獲得男雙3米板金牌,林珊斬獲女單3米板金牌,陳藝文/林珊則拿下了女雙3米板的金牌。
作為男子跳板項目上的主將,王宗源的本屆全運會可謂是一場找回狀態的戰斗。在東京和巴黎連續兩屆奧運會都只獲得男單3米板銀牌后,他在新周期一度陷入沮喪和迷茫。今年的世錦賽上,他在男單3米板拿到銅牌。
好在,面對全運會的比賽,他在教練團隊以及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,終于走出了低谷,找回了拼勁。出色的表現給了觀眾驚喜,也為他接下來向奧運巔峰的又一次挑戰點燃了信心。
“大家給了我很多的鼓勵,讓我能夠站起來,回到最初的那個狀態,在這個過程中,心理的這一關需要自己去突破,我覺得自己克服了這一關。”

陳藝文(左)未能包攬3米板單雙人金牌。
而在女子3米板的賽場,巴黎奧運會包攬女子跳板單雙人雙金的陳藝文,在本屆全運會則未能延續統治力。女雙3米板搭檔林珊摘金后,單人項目決賽她出現意外失誤,最終位列林珊、陳佳之后收獲銅牌。
賽后陳藝文坦言,當下自己的心理狀態需要調整,“主場作戰確實有一些壓力,還是和個人心態有關。”
“在單人項目上,奧運會后起伏比較大,確實自己需要去找到沖勁,需要一個目標。可能也是需要經歷一些這樣的時刻,才能讓自己找回初心。”

有傷在身的全紅嬋仍是關注焦點。
跳臺賽場,看到新生代的表現
在當下的中國跳水賽事中,擁有全紅嬋和陳芋汐兩位明星選手的女子10米臺可謂是最受關注的項目。
不過本屆奧運會,觀眾期待的兩人間的“巔峰對決”未能上演。由于傷病原因,已經缺席賽場半年的全紅嬋雖然復出,但只參加了女子團體和女子雙人10米臺,沒有參加女單10米臺,最終女子團體奪金,女雙10米臺無緣獎牌。
而陳芋汐則為上海隊斬獲雙金,先是在女雙項目搭檔掌敏潔奪冠,隨后在女單項目以出色的發揮再度登頂,也就此拿到了個人職業生涯的首枚全運會單人項目金牌。

李蕊汐入水瞬間。
當下,即便全紅嬋因傷難以恢復到巔峰水平,中國跳水隊在女子10米臺的實力儲備依然無人能及,除了領軍人物陳芋汐外,盧為等選手也都有不俗水平,此外如謝佩鈴、李蕊汐等小將的未來發展也值得期待。
而在男子跳臺上,也有新生代選手拿出不錯的發揮。比如14歲的趙仁杰收獲男單10米臺銅牌,18歲的白鈺鳴搭檔楊昊收獲男雙10米臺金牌。

練俊杰在比賽中。
男單10米臺項目上,不久前度過25歲生日的練俊杰力壓老將曹緣奪冠。而在男子個人全能項目的比賽中,他也是戰勝了曹緣奪得金牌。
“曹緣是‘下山的神’,我是‘上山的人’。”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“我的目標是沖擊洛杉磯奧運會。”
今年2月的訓練中,練俊杰右肩骨裂受傷,隨后他努力康復,在預期的恢復期之前就重回訓練場,“我已經25歲了,不知道在這項運動上還能堅持多久,更不想給職業生涯留下遺憾。”
當下,在練俊杰的身邊,有了許多的年輕小將,這也激勵他更加努力,“前輩們努力把跳水帶到更高的水平,我未來會盡力做到更多,帶動年輕人熱愛和發展跳水運動,并傳承這種拼搏的精神。”
“這個項目太磨人了,日常訓練量之大、周期之長,都需要極強的耐心和強大的內心。如果沒有堅韌的心態支撐完成訓練,或許很難堅持下來。”接下來,他還會和小將們一起,為了賽場榮譽不斷磨礪“升級”。